親愛的朋友們:
三大洲社會研究所向您問好。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兒基會)報告稱,在受全球糧食危機影響最嚴重的15個國家,每分鐘就有一名兒童陷入饑餓。這15國中有12國位于非洲(布基納法索、蘇丹等),一國位于加勒比地區(海地),其他兩國位于亞洲(阿富汗、也門)。無休止的戰爭削弱了這些國家的政府機構應對債務、失業、通脹、貧困等日益惡化的危機的能力。與上述兩個亞洲國家同病相憐的是非洲薩赫勒地區的國家,特別是馬里、尼日爾,那里饑餓現象已嚴重到幾乎失控。雪上加霜的是,上周阿富汗還發生了地震,造成1000多人喪生,對這個93%的人口陷入饑餓的社會造成又一次災難性打擊。
有關國家的政府和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對這些危機深重的國家進行了糧食援助。這些國家的數百萬難民幾乎完全依賴聯合國相關機構。糧食計劃署提供的是治療性即食食品,是一種含有黃油、花生、奶粉、糖、植物油、維生素的糊狀食物。在接下來的半年里,這些食材的成本預計上漲可達16%,因此糧食計劃署在6月20日宣布將食品配額削減一半。這一削減將危及東非近五百萬難民中的四分之三。聯合國兒基會執行主任凱瑟琳·拉塞爾表示:“兒童發育不良狀況極其嚴重,已到了一觸即發的程度。”
《無國籍者的集合》烏佐·埃戈努(尼日利亞)作于1982年
顯然,饑民激增與糧價上漲有關,糧價上漲本身又因烏克蘭沖突而加劇。俄羅斯、烏克蘭是全球大麥、玉米、油菜籽、葵花籽、葵花油、小麥以及肥料的主要出口國。雖然俄烏戰爭對世界糧食價格造成了嚴重影響,但將饑民激增歸咎于戰爭是錯誤的。世界糧食價格在大約20年前就開始上漲,在2021年失控,主要原因如下:
1. 新冠疫情期間,各國的對內封/控/、對外關閉邊境等嚴厲措施導致流動勞動力的行動嚴重受限。包括避難者在內的流動勞動力在農業生產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這早就是個不爭的事實。民眾對移民的怨恨情緒,加上疫情封控,使得大型農場產生了持久性問題。
2. 新冠疫情的后果之一是供應鏈斷裂。封/控/措施使得港口關閉,船舶在海上滯留數月。國際航運恢復常態,化肥、糧食等生產恢復緩慢。物流問題以及加工廠人力短缺造成了食品供應鏈萎縮。
3. 極端天氣事件是造成糧食體系亂局的一大禍端。在過去10年里,80%到90%的自然災害源自旱災、洪災及惡劣風暴。同時,最近40年,全球每年因旱災、沙漠化損失的可耕地達1200萬公頃,在同一時期,水土流失、污染造成可耕地損失三分之一。
4. 最近40年,全球肉類消費(主要是禽肉)大幅上漲,而且盡管一些指標表明我們已達到“肉類消費峰值”,這種漲勢依然在持續。肉類生產對環境的影響極大:農業總排放中57%來自肉類生產,而畜牧生產用地占了全球農業用地的77%(盡管肉類對全球食物熱量供給的貢獻率僅為18%)。
《多元化》尤蘭達·瓦爾德斯·雷門特利亞(墨西哥)作于2009年
在烏克蘭沖突之前,世界食品市場已頗為緊張,疫情期間的價格上漲程度在許多國家是前所未見的。然而,這場戰爭幾乎摧毀了本已脆弱的糧食體系。最嚴重的問題在世界化肥市場,它在疫情期間恢復較快,現在卻陷入危機:俄羅斯、烏克蘭兩國的氮磷肥出口量占全球28%,鉀肥占40%,俄羅斯一國的硝酸銨出口占全球48%,尿素占11%。農業從業者減少使用化肥將在未來導致作物產量減少,除非農民和農場企業愿意改用生物肥料。由于糧食市場不穩,不少國家已確定出口限制措施,這又進一步加劇了糧食無法自給自足國家的饑餓危機。
盡管有關方面就糧食自給問題進行了對話,研究表明缺乏實際行動。我們了解到,到21世紀末,全世界將有141個國家無法做到糧食自給;屆時全球人口預計將達156億,糧食生產將無法滿足其中98億人的營養需求。糧食自給的國家將僅占全世界的14%,全球主要糧食生產地為俄羅斯、泰國及東歐國家。這一悲觀預期要求我們對世界糧食體系進行徹底變革,為此三大洲社會研究所和研究機構網絡(Network of Research Institutes)在其撰寫的《拯救地球計劃》(A Plan to Save the Planet)中列出了一系列臨時性訴求。
就短期而言,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已明確表示,必須結束烏克蘭沖突和對俄制裁,使得這些糧食、化肥的重要生產國能為全球市場恢復生產。
索拉諾·特里尼達德(1908-1974年)
近期由巴西食品和營養主權與安全研究網絡(Rede Penssan)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巴西近60%的家庭無法獲得充足食物。自2020年以來,在2.12億巴西人中,無糧可吃的人數從1900萬猛增至3310萬。該研究網絡的一位名叫安娜·瑪麗亞·塞戈爾的流行病學家表示:“政府選擇的經濟政策、粗枝大葉的疫情管控導致我國社會不平等和饑餓現象變本加厲。”但就在幾年前,聯合國還盛贊巴西的零饑餓計劃、家庭補助金計劃使得饑餓率、貧困率大幅降低。在前總統盧拉(2003-2010年在任)、羅塞夫(2011-2016年在任)的領導下,巴西實現了聯合國的可持續發展目標。而后來的特梅爾(2016-2018年在任)、博索納羅(2019年至今)政府敗壞了這些成果,使巴西又回到最嚴重的饑荒時期,當年詩人、歌手索拉諾·特里尼達德唱著《有人在忍饑挨餓》:
有人在忍饑挨餓
有人在忍饑挨餓
有人在忍饑挨餓
……
如果有人在忍饑挨餓
請給他們一些食物
如果有人在忍饑挨餓
請給他們一些食物
如果有人在忍饑挨餓
請給他們一些食物
熱忱的,
Vijay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